全屏 上虞市街道地图 上虞市乡镇地图 试试看!
33地图-→ 浙江省地图-→ 绍兴上虞市地图[切换城市]-→ 三维地图 网站简介:提供城市三维/卫星/电子地图、区县/街道/乡镇地图、城市概况及旅游简介。
绍兴地图 辖区: 【越城地图 | 诸暨地图 | 上虞地图 | 嵊州地图 | 绍兴地图 | 新昌地图】 其他: 【地图下载】 【友链

使用说明:点击“全屏”可放大地图窗口;双击地图可以放大地图;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拖动地图显示范围;地图左上角“+”可放大“-”可缩小;“上下左右箭头”相当于按住鼠标左键拖动;点击“三维图/二维图/卫星图”可以切换到当前城市的三维地图、二维电子地图或者卫星地图。




浙江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

上虞地图

城市概况及旅游简介

上虞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地处杭州湾南岸、杭州市和宁波市之间,与上海市隔海相望。总面积1403平方公里,人口77.4万,有21个乡镇(街道),呈“五山一水四分田”的格局。

基本介绍

  邮编:312300 代码:330682 区号:0575 拼音:Shàng Yú Shì,ShangyuShi语言: 汉藏语系 — 汉语族 — 吴语太湖片 — 临绍小片 — 上虞话
  上虞市[1]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曹娥江中下游,北纬30°01′,东经120°52′。东邻余姚市,南接嵊州市,西连绍兴县,北濒钱塘江河口(杭州湾),隔水与海盐县相望。境域南北最长60千米,东西最宽46千米,总面积1402.53平方千米。总人口77.37万人(2005年)。
  上虞市辖3个街道、15个镇、3个乡:百官街道、曹娥街道、东关街道;道墟镇、上浦镇、汤浦镇、章镇镇、下管镇、丰惠镇、永和镇、梁湖镇、驿亭镇、崧厦镇、沥海镇、小越镇、谢塘镇、长塘镇、盖北镇;岭南乡、陈溪乡、丁宅乡。市人民政府2005年11月搬离市府路迁至市民大道。
  秦始皇帝二十五年(公元前222)置上虞县。据传,上虞县是虞舜后代的封地,地名虞宾。据《太康地记》:“舜避丹朱于此,故以名县。百官从之,故县北有百官桥。亦云舜与诸侯会事迄,因相娱乐,故曰上娱(娱通虞)。”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县时县治设百官镇,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县治迁丰惠镇,1954年9月,县人民政府迁至百官镇。1992年10月18日上虞撤县设市。

市政概况

  浙江省的上虞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地处杭州湾南岸、杭州市和宁波市之间,与上海市隔海相望。总面积140.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77.42万(2009年),辖15个镇、3个乡、3个街道,呈“五山一水四分田”的格局。居民属江浙民系,使用吴语太湖一带的方言,通行吴语上海话。上虞过去是一个以生产粮棉为主的农业县,到现在已发展成为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滨江生态型中等城市。是福布斯最佳商业城市县级市排名中的第一名,是全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浙江省14个经济强县市之一,是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卫生城市。2010年,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1亿元,增长13.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6亿元,其中工业生产性投入120.6亿元,分别增长12.1%和31%;实现财政总收入54.1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16亿元,分别增长23.1%和2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259元,分别增长11.5%和11%。上虞是一个区位优势较为突出的县市。素有“九县通衢”之称,铁路、高速公路、国道、运河一应俱有。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宁波机场、宁波北仑港仅45分钟车程。拥有杭州湾南岸唯一的出海港口——上虞港(5000吨级)。已建设完成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与上虞相邻,只有10多分钟车程。已动工建设的钱塘江嘉绍跨江大桥将使该市纳入上海2小时交通圈。
  上虞是一个历史底蕴极为深厚的县市。是中国古代“三皇五帝”之一大舜的出生地,是中国青瓷的发源地,是梁祝传说中的英台故里。公元前222年设县,1992年撤县设市。上虞历史悠久、名人辈出。古时有提出唯物论断的王充,投江救父的孝女曹娥,在上虞隐居后东山再起的谢安;近代有气象学家竺可桢,当代茶圣吴觉农;现今又有原全国政协副主席经叔平,奥运之子何振梁,著名导演谢晋等。创办于1921年的春晖中学,早年享有“北南开、南春晖”美誉,朱自清、夏丏尊、丰子恺、李叔同、朱光潜、叶圣陶等一代名师名家都曾在这里任教或讲学,形成了文坛上颇有影响力的“白马湖作家群”,“与时俱进”当年就是它的校训。
  上虞是一个产业特色比较鲜明的县市。工业支撑作用明显,形成了机电、化工、轻纺、建材、食品等五大行业,以及伞件、铜管、手套袜业、电光源、汽配等八大块状经济,现有规模以上企业732家,其中销售超亿元企业115家,上市企业10家,2007年工业总产值880亿元。建筑产业十分发达,共有建筑企业162家,其中特级和一级企业25家,2007年建筑安装产值590亿元,名列全国县级市首位,是著名的“建筑之乡”。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2007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4.64亿元,在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榜中排名38位。农业基础扎实、特色明显,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67万亩以上,是浙江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市,拥有茶叶、板栗、杨梅、葡萄、女儿红黄酒等一大批特色农副产品。
  上虞是一个开明开放度比较高的县市。1999年,作为改革先行市的上虞,率先在全国进行了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建立了集中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的“便民服务中心”,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2004年又率先成立了经济发展投诉中心、招投标中心、机关财务结算中心和招投标监督办公室等一办三中心。近年来,上虞非常重视向外发展,对外开放水平日益提高。已有9家世界500强和著名跨国公司在虞投资落户,如日本松下、荷兰菲利浦、西班牙阿克希龙等。去年实现自营出口突破10亿美元,实到外资这几年每年均在1亿美元以上,外经业务拓展到近30个国家和地区。
  上虞是一个发展活力(空间)极大的县市。上虞北部,拥有45公里海岸线,26.7万亩的海涂,这是一片得天独厚、未经开发的土地,储备量大、开发成本低。对此,市委、市政府又规划建设杭州湾工业新区,将把打造它成为一座现代化的生态型工业新城,成为浙江省打造环杭州湾产业带的主要区块。上虞中部,随着城北新区的开发建设,城市化加快推进,城市框架进一步拉大。市政府所在的这一区块已成为上虞的政
  治、文化中心,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和公建项目相继建成投用,以曹娥江为轴心,“一江两岸”的城市水系景观初具雏形,面向公众开放,正成为融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现代文明为一体的绿色文化长廊和体育运动长廊。上虞南部,拥有800平方公里的好山好水、青山秀水,那里人文景观、历史遗迹众多,生态资源非常丰富,对此,市里正规划把它打造成为沪、杭、甬城市圈的“后花园”。
  面对长三角一体化趋势,上虞把加快工业化、城市化作为两大主要任务,确立了“工业立市、开放兴市、商贸活市、文化强市、生态靓市”的发展战略。以浙江省第四大江、上虞的母亲河——曹娥江为轴心,上虞的城市发展正从曹娥江时代进迈向杭州湾时代,上虞正在构建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的特色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都市农业基地和旅游休闲基地。随着大桥、大闸、大江、大运河、大码头、大干线、大滩涂的开发、建成和启用,上虞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将会更加凸现,上虞必将以更加开放、大气的姿态迎接新一轮的挑战。

历史沿革

  上虞是浙江省建县最早县份之一,历史悠久。史籍记载和出土文物证明,4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活。相传父系氏族社会后期,虞舜避丹朱之乱来此。据郭沫若考证,殷商甲骨文中已有“上虞”地名。夏帝少康后属越国,战国时期楚灭越后属楚,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上虞县,属会稽郡。新王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废上虞入会稽县,属会稽郡。东汉建武(公元25~56年)初恢复上虞县,属会稽郡。永建四年(公元129年),分上虞南乡入始宁县,同属会稽郡,历三国两晋南北朝不变。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上虞、始宁入会稽县,先后属吴州、越州、会稽郡。唐初,今上虞境仍为会稽县的一部分,属越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曾以剡县与故始宁地为嵊州,八年州废。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2~758年),属会稽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后,仍属越州。贞元元年(公元785年)分会稽复置上虞。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并入余姚,次年复置,属越州。五代时属吴越国东府。北宋仍属越州。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改越州为绍兴府。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改绍兴府为绍兴路,元至正二十六年(公元1366年)复为绍兴府,上虞皆为其属县。清承明制。民国初年改府制为道制,上虞属会稽道。民国16年(公元1927年)废道制,直属于省。民国21年,属浙江省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24年,属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37年,属第二行政督察区。解放初属绍兴专区。1952年2月起属宁波专区,1964年9月起属绍兴专区。1968年6月起初属绍兴地区。1983年8月起属绍兴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上虞与绍兴县、余姚县相邻部分地区有几次变动。1954年秋,绍兴县东关区及汤浦区的四峰、渔浦、汤霞、四村、胜江5乡和富盛区的长东、保山、长塘、会胡4乡划入上虞。1956年11月,丰惠区永兴乡和下管区王家庄、大岭顶村划归余姚县,绍兴县川下村划归汤浦乡;1960年8月及1966年1月,下管大公社的大山、隐地、黑龙潭、悬岩、溪山5村以及陈溪公社戴王、糜家2村划归余姚县。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县时县治设百官镇,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县治迁丰惠镇,1954年9月,县人民政府迁至百官镇。1992年10月18日上虞撤县设市。据2004年统计,全市人口77.42万,面积1403平方公里。辖3个街道,15个镇、3个乡,属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和杭嘉湖高科技地区成员单位,2004年全市总产值200.3亿元,人均达到25873元。

行政区域

  上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杭州湾南岸,宁绍平原中部,隶属浙江省绍兴市,市域总面积1403平方公 里,总人口78.28万,其中建成区面积2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23.17万,辖3个街道、15个镇、3个乡,354个行政村,86个城镇社区居委会。2007年全市人口出生率7.51‰,死亡率6.9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7 ‰,全市呈“五山一水四分田”的格局,享有“鱼米之乡”、“葡萄之乡”、“建筑之乡”等称号。
  截至2006年12月31日,上虞市辖3个街道、15个镇、3个乡:百官街道、曹娥街道、东关街道;道墟镇、上浦镇、汤浦镇、章镇镇、下管镇、丰惠镇、永和镇、梁湖镇、驿亭镇、崧厦镇、沥海镇、小越镇、谢塘镇、长塘镇、盖北镇;岭南乡、陈溪乡、丁宅乡。共有355个行政村、85个社区(居委会)。其中人口最多的村是崧厦镇章家村,为6806人,最少的村是岭南乡梁宅村,为190人;村域面积最大村是丰惠镇三溪村,为11.53平方千米,最小的村是东关街道彭家堰村,为0.09平方千米。
  2000年,上虞市辖18个镇、6个乡:百官镇、小越镇、沥海镇、沥东镇、崧厦镇、谢塘镇、道墟镇、驿亭镇、东关镇、蒿坝镇、梁湖镇、丰惠镇、谢桥镇、永和镇、汤浦镇、上浦镇、下管镇、章镇镇,盖北乡、丁宅乡、大勤乡、陈溪乡、岭南乡、龙浦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722523人,其中:百官镇 144589人、道墟镇 47058人、东关镇 42265人、蒿坝镇 22872人、上浦镇 23406人、汤浦镇 15141人、章镇镇 19797人、下管镇 12681人、丰惠镇 40223人、永和镇 15127人、谢桥镇 12063人、梁湖镇 27877人、驿亭镇 21342人、小越镇 29810人、谢塘镇 24459人、盖北镇 24468人、崧厦镇 65770人、沥东镇 45027人、沥海镇 40646人、龙浦乡 8526人、大勤乡 9545人、岭南乡 10904人、陈溪乡 9024人、丁宅乡 9903人。

经济发展

  2010年,是上虞发展历程上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与和谐共融的一年。一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抢抓新机遇,增创新优势,实现新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提质创新、提速创强、提效创优”的工作基调,鼓足干劲,奋勇争先,圆满完成了全年和整个“十一五”的目标任务,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民生事业不断优化,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城市的对外影响力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1亿元,增长13.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6亿元,其中工业生产性投入120.6亿元,分别增长12.1%和31%;实现财政总收入54.14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9.16亿元,分别增长23.1%和2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56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3259元,分别增长11.5%和11%。

自然地理

  上虞市位于浙江省东北部,
  东邻余姚市,南接嵊州,西连绍兴县,北濒钱塘江河口,隔水与海盐县相望。经纬度跨东经120°36′23″~121°6′9″、北纬29°43′38″~30°16′17″。全境基本轮廓呈南北向长方形,南北最长60公里,东西最宽46公里,面积1403平方公里,其中钱塘江河口水域212.3平方公里。
  上虞地形南高北低,南部低山丘陵与北部水网平原面积参半,俗称“五山一水四分田”。南部低山丘陵分属两支,东南系四明山余脉,较为高峻,覆卮山海拔861.3米,是全市最高点;西南属会稽山余脉,略为平缓,最高点罗村山海拔390.7米。北部水网平原属宁绍平原范畴,地势低平,平均海拔5米左右。最北端是滨海高亢平原,平均海拔10米左右。
  浙江省第三大河曹娥江自南而北纵贯全境,主要支流有小舜江、下管溪、隐潭溪。主要人工河有萧曹运河、虞甬运河、四十里河、十八里河、百沥河及海涂中心河等。平均年入境水量约27.95亿立方米,是全县水资源总量的3.33倍。主要湖泊有小越湖、破冈湖、白马湖、铲还湖、皂李湖、西溪湖、谢憩湖、康家湖、贺家池(部分水面属绍兴县)等。
  上虞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属东亚季风气候,季风显著,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湿润多雨。又因地形复杂,光、温、水地域差异明显,灾害性天气较多,总趋势是洪涝多于干旱。年平均气温16.4℃,无霜期251天左右,一般年降雨量1400毫米上下。上虞境内矿藏有铁、锰、铜、铅锌、金银、叶蜡石、萤石、高岭土、石英、白云石、黄铁等,其中叶蜡石估计蕴藏量约200万吨,已有40余年的开采历史。

旅游资源

  曹娥景区—舜耕公园
  舜耕公园为曹娥景区主景之一,位于上虞市区西南侧,舜耕公园以舜耕群雕、大舜庙及舜桥、舜井为主要景点,反映舜帝出生上虞,后因避丹朱于此,故以其名的历史。渲染舜帝以孝为先,勤政为民的辉煌一生。园内舜耕群雕由中国艺术大师韩美林创作,以花岗岩为主材料的象队群雕长68米,高27米,总重约800余吨,气势恢弘,体量之大,堪称亚洲之最。
  曹娥景区—曹娥庙
  位于曹娥江西岸孝女庙村,距市区3公里。是为纪念东汉时孝女曹娥投江寻父而建。曹娥庙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几经兴废,屡经重建,现建筑为民国二十三年重建。曹娥庙文化积淀厚重,艺术品位高雅,尤以庙内雕刻、壁画、楹联和书法“四绝”而饮誉海内外,被誉为“江南第一庙”。 庙内现存一“曹娥碑”为“中国最早的字谜”。
  “英台故里”—祝家庄“英台故里”祝家庄是经典爱情故事“梁祝”传说中祝英台的故乡,位于上虞市东南,距市区7.3公里。祝家庄地处半山区,南、西、北三面环山,庄前有“玉水河”,河呈南北长条形,与开凿于西晋的四十里河贯通。现尚存有祝氏祖堂、玉水河、井空泉、药师寺等与英台文化相关古迹。
  凤鸣山风景区
  凤鸣山坐落于上虞市丰惠镇东南4公里,距上虞市区17公里,为国家2A级景区,景区面积2.4平方公里,以山陡谷深、急流叠瀑、苍山翠绿、小桥流水的自然美而闻名,其中“悬石飞瀑”、“千年古藤”二景区点堪称奇观。
  凤鸣山文化历史积淀丰厚是道教“第九小洞天”的所在地,有东汉炼丹术家道教祖师魏伯阳炼丹遗址。魏伯阳一生在凤鸣山炼丹修性并留下《周易参同契》一书,后被尊为“万古丹经王”。该书在养生学古化学所历学方面有其独特的贡献,在国外称此书为全球第一本科技方面的书籍。景区内凤鸣真人祠始于汉代之最,至今已有二千余年历史,东晋谢安、宋朝朱熹、明朝潘府、叶经等文人墨客均到此一游。
  白马湖、春晖名人园
  “白马湖、春晖名人园”位于距市区4公里的省级文保单位——春晖中学内,那里三面环山,湖泊众多、幽静恬雅、自然风光十分怡人。夏丏尊、朱自清、丰子恺、刘薰宇、刘淑琴等前来执教,何香凝、蔡元培、叶圣道、李叔同、胡愈之等前来讲学,吸引了大批莘莘学子前来求学,一时名扬四海,赢得了北有“南开”,南有“春晖”的美誉。“春晖名人园”就是当初一批名人的居家办公之处,其中有夏丏尊的“平屋”,丰子恺的“小杨柳屋”,李叔同(弘一法师)的晚晴山房,经亨颐的“长松山房”等名人故居,历年吸引了无数的名流前来参观瞻仰。
  东山景区
  东山,又名谢安山。原不怎么出名。自从东晋名士谢安隐居此山后,引出了许多令人神往的故事,便渐渐成了我国东南的一座名山。李白、贺知章、刘长卿、方平、苏东坡、陆游等,都曾盘桓其间,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篇。
  称山风景区
  称山风景区位于上虞市西北部,离上虞市区7公里.相传春秋末期,越王勾践为复国雪耻,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曾在此山称炭铸剑,大炼兵器,称山由此而得名.景区集旅游;休闲娱乐,餐饮,德教,礼佛为一体,是理想的游览胜地.
  桃花源景区
  上虞桃花源生态旅游区地处上虞市西南,位于长塘镇桃园村,距离百官城区约13公里,距离绍兴市区约25公里,景区面积为2.6平方公里。目前景区建成了以桃源湖为核心,龙潭为精华,具有水上健身游乐、沙滩浴场、龙潭休闲垂钓、野炊烧烤等多种休闲娱乐功能的综合旅游景区,并从2005年伊始就开始积极申报国家AA级景区。
  上虞市堆高山景区地处浙东黄金旅游带,景区内有建于明代中叶的秀峰庵,历史悠久。传说庵内的梵香颇有灵气,吸引了众多善男信女纷纷前来。现经少林高僧释行吉大师扩建为"秀峰寺",建筑群相贯三万八千平方米,高达2.8米的缅甸玉佛为镇山之宝。堆高山景区苍山翠岭、延绵起伏,小溪流水、飞瀑直流,其中雨娘瀑高60米,水势磅礴,小龙瀑古藤横锁,冬来老藤悬雪,颇具古意,胜龙瀑更是林木参天,青藤挂壁,石洞幽深。一条玉凤溪蜿蜒3800米,有石阶随溪而行、依山起伏。溪边有盛长樱桃、柿树等野生群落,有百年榆庄、紫微、高达4米的枸骨等,沿途拾级登高、步移景换,以山、水、林为特色的秀丽景色美不胜收,今人心旷神怡,为"都市族"渴望返朴归真、回归自然而修身养性的理想之处。
  上虞市卧龙山景区坐落于市蒿坝镇,卧龙山山势起伏,自东向西连绵数十里,曲折起伏宛如长友踞卧,主峰金刚峰海拔高320米,山岙有座普净寺(始称普净莲社),建于南宋年间,屡经废兴,清乾嘉年间重加修复,八十年代修复三圣殿、大悲殿、地藏殿、新塑释迦文佛玉佛及千手观音、弥勒、普贤等诸菩萨,寺庙现占地面积50亩,庙内主体建筑有大雄宝殿和念佛堂,建有专门的图书馆、伽蓝殿等,建筑门类齐全,环境幽静,现已成为对外开发宗教活动场所。站立寺内高处远眺,曹娥江绕出山右,如一条银带蜿蜒东流,归入钱塘江口,实乃避暑之佳境,修净之圣地。
  峰山灵迹风景区
  日本国教的发源地——峰山道场,据考证,日本宗教界的鼻祖最澄法师于唐初来华学法,终于在上虞峰山灌顶授法,后回国创立日本第一大教派——日本天台宗。峰山道场由此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为日本宗教朝拜的圣地。

上虞名产

  越红酒
  越红酒的产地上虞县东关镇,在历史上属于古鉴湖范围,生产黄酒历史悠久。越红酒是按照绍兴老酒的传统工艺,结合采用先进技术配制的优质黄酒。其产品特色为:色泽橙黄明亮,香气浓郁芬芳,滋味醇厚甘甜。据测定,越红酒酒精含量在16.5%左右,糖份0.5%左右,酸度在0.45%以下,它含有近20种氨基酸,其中有8种是人体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越红酒酒性温和,是一种妇孺老少皆宜的低酒精度饮料,又是制药酒,烹调佳肴的佐料,它具有舒筋活血,延年益寿的功效。1981年在庐山召开的全国黄酒评品会上越红酒获“与绍兴元红不相上下”的评价。1984年荣获省及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称号,并获得轻工业部酒类大赛银杯奖。1987年又在上海获全国首届黄酒节评选特等奖,产品深受省内外和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欢迎和喜爱。
  崧厦榨菜
  榨菜是世界三大名咸菜之一。崧厦榨菜具有鲜嫩、香辣、松脆、耐贮藏等特色。配料讲究,工艺精细。加工工艺是:检菜剥皮,使每只菜头成圆形。进行第一次腌制;24小时后,捞起上囤沥干,进行第二次腌制;待无心白时,捞起修剪挑筋、分等整形,淘洗上榨,再配以多种调料。撒上花椒,装入特制的陶坛封口,经椂问奔渲,富含多种氨基酸、蛋白质、磷、铁、胡萝卜素、核黄素等多种营养成份,能增进食欲,是人们喜爱的佐餐佳肴。
  梁湖水磨年糕
  水磨年糕是上虞县的传统特产,产于上虞县梁湖。生产历史悠久,曾是献给慈禧太后的贡品。清朝光绪年间,梁湖人在绍兴开店卖年糕,那时的年糕是燥粉加水手捏而成,易开裂,味道也不好,因而生意不很兴旺。梁湖有个农民叫陈培基,他见豆腐店里的豆腐又白又细又嫩,模仿豆腐制作方法,把米用水浸透,然后水磨,做成水磨年糕。他在绍兴解放路挂出“梁湖陈协卿上白水磨年糕店”的牌子,顾客盈门,水磨年糕从此出名。梁湖年糕以光滑、细嫩、柔软、可口而闻名,曾远销香港、上海、杭州、宁波等地。自水磨年糕流传于世后,仿制者甚多。梁湖年糕所以质量特优,其主要原因是梁湖年糕有独特的制作方法:一是采用水质清亮的皂李湖、洪山湖水,渗水恰当,每公斤米,只能制作1.3—1.4公斤年糕;二是选用优质的白粳米,群众称“泥鳅粳米”作原料;三是采用绍兴罗山石磨或小钢磨加榨等工具磨粉,确保糕粉的细度;四是掌握制作季节,一般在立冬至立春期间,气温适宜,原料充足时投料加工销售。
  上虞黄瓜
  上虞黄瓜是黄瓜中的一个短瓜类型品种,是经本地劳动人民选优汰劣培育出来的地方良种,主产地是曹娥江两岸的江滩冲积地带。具有质优味佳、产量较高,外貌美观的特点,适合当地消费者的口味和食用习惯。上虞黄瓜以生食为主,有清口解渴、利湿利尿、解毒作用。黄瓜上市正值瓜果淡季,而且本地人民向有在端午节必食黄瓜的风俗习惯,很受消费者欢迎。黄瓜除生食外,可作菜肴腌渍、凉拌,甜、咸均宜,并可炒食或作汤料,可食率为96%。
  上虞柳编
  上虞柳编是浙江省出口的名优工艺品之一。上虞依山临海,有丰富的柳条资源,几十里的滩涂,人工栽培的柳条有上千亩,年产白柳条500多。上虞柳编制品选用色白、质韧、光洁、条干均匀的优质杞柳为原料,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市场流行的款式设计创造,具有造型精巧,实用与观赏兼备的特点,产品有各种动物形包装、各式花篮、花鸟屏风、手提包及筐、箱、篓、笼等3000多个品种。
  越 瓷
  我国是世界上首创瓷器的国家,而越瓷的故乡上虞市,则被认为是我国青瓷的著名发源地。越瓷是我国陶瓷艺术园地中的一枝奇葩。早在商朝中期,古越人民就率先彩叠压的“龙瓷”,烧制印纹硬陶,釉色绿中泛黄,具有一定的光泽度,这就是历史上的原始青瓷,至东汉,制瓷技艺日趋成熟,至今在曹娥江两岸遗留下来的汉代古窑址就有40多处。从这些古窑中发掘的瓷片,经过化验表明,烧成温度达1300℃,釉色呈淡青色,光亮明快,瓷胎质地坚实细致,说明越瓷从色泽到质地,早在17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已具有相当水平了。到了唐代中后期,由于创制了将坯盛于匣钵之中与火分离的操作法,使瓷器烧制技术达到了纯熟的程度。当时的越瓷器型端庄,器壁减薄,色泽青绿、晶莹,质量位居全国瓷器之冠,蜚声海内外,产品广传到日本、朝鲜、巴基斯坦、伊朗等国。如今,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博物馆中,都收藏有越瓷的珍品。
  2010年,浙江省上虞市、杭州市、慈溪市共同申报的“越窑青瓷烧制技术”,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项目类别,序号1。
  目前,越瓷生产具有传统制作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特点,以细瓷生产为例,从原料到成品共需经过72道工序。生产的瓷器主要有4大类:
  ⒈高温变色釉瓷器。这是越瓷的佼佼者。它以稀土元素的氧化物为着色剂,发色灵敏,能随着光源的不同变幻十余种颜色。既可制日用品又可制高档工艺品,采用腐蚀金装饰后更显得雍容华贵、富丽堂皇,1981年获轻工部科技成果奖,产品远销至日本、美国、德国,载誉五洲四海。
  ⒉兰亭牌青花瓷。这是当今越窑新瓷中的一朵奇葩。它以氧化钴为着色剂,以高温煅烧而成,具有瓷青花白、幽靓雅致的特点。其中30—150头中西餐具、敦煌壁画画面的艺术挂盘和大小花瓶、青花旅游瓷器等尤为国内外消费者所青睐。
  ⒊帆船牌中式餐具。分红、蓝边花2种,造型端庄秀丽、配套合理周全,配件中饭碗、酒盅、碟子都采用微微翻边的“正德式”。用金银线装饰,具有赏用兼优、艳而不俗的特点。多次荣获浙江省轻纺产品“百花奖”和省优质产品称号。
  ⒋仿越窑青瓷。上虞陶瓷厂已仿制出汉代至宋代各个历史时期的越窑青瓷代表作。其中有:四系罐、鸡头壶、羊尊、蛙盂、狮形烛台、羊形烛台、觞、扁壶、荷花粉盒、熊足砚、龟形水注、龙柄凤头壶、香熏、鼎炉、碗、盏、盘等二、三十个品种。其中部分产品已被编入《中国陶瓷》丛书。这些仿制品,专家们一致认为,无论釉色、形态或胎质,古风犹存,几可乱真。质地比古瓷细腻,制作也更为精良。产品投放市场后,赢得较高的声誉。
  盖北葡萄
  上虞葡萄的主要产地——盖北镇,享有“江南吐鲁番”的美誉。这里北山面海,气候独特,孕育出了一片生气盎然的迷人绿洲,万亩棚架葡萄集中连片种植,每当盛夏季节,碧叶连天,随风荡漾,景色宜人。成熟的葡萄散发出醉人的清香。尽管头上骄阳似火,但在浓荫覆盖的葡萄棚下,却是一片清凉世界。徜徉在葡萄园中,品尝甜美的葡萄,纳凉消夏,确实别有一番情趣。
  盖北葡萄品种优,种植广。主导品种有巨峰、红富士、藤稔,近年来,无核白鸡心、红意大利、兴华1号、美人指、秦龙大穗、红地球、早紫87—1系、高妻等新优品种不断扩大。全镇葡萄种植面积1.02万亩,年产鲜果2.5万吨,7—8月是葡萄成熟采摘旺季,是江南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一九九六年三月盖北乡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葡萄之乡”。盖北葡萄园区已经成为一道亮丽的农业旅游风景线。
  盖北葡萄营养价值较高,据分析,每百克葡萄浆果中含糖10—13克,蛋白质0.15—0.9克,有机酸0.5—1.4克,矿物质0.3—0.5克,还含有多种维生素。浆果所含的热量也远超过苹果、柑桔等多种水果。葡萄的多种营养成分对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功能,软化血管、降低血压,治疗心脏病与贫血均有一定疗效。葡萄用途广泛,除鲜食和酿酒外,还可制成葡萄汁、葡萄干、葡萄酱及葡萄罐头等。
  青 梅
  青梅是上虞的传统名果之一,栽培历史悠久。丰惠镇盛产的大青梅,素以果大核小,肉厚质脆而闻名,具有色泽翠绿,果大核小,肉厚质脆,风味酸而清口等特点,经测定,大青梅平均单果重20.9克,可食率89%,可溶性固形物6.0%,注册商标为“东青”牌。
  多数水果以甜取胜,唯独青梅以酸逗人。梅果中含有单宁酸、酒石酸、枸橼酸等多种酸,还含有蛋白质、脂肪、糖分及多种维生素。青梅除作鲜果外,主要用来加工梅坯、乌干梅、果汁、果酒和蜜饯;以梅果为原料制作的话梅、陈皮梅等产品被誉称为“蜜饯之王”。该市生产的梅果除少量鲜销外,大部分加工成梅坯与清口梅、话梅、陈皮梅等,销售国内外,深受消费者欢迎。
  崧厦霉千张
  崧厦霉千张是该市的著名特产,制作历史悠久,早在200多年前就已经出名。据传清代崧厦镇有家“蔡万成水作坊”,所产的霉千张曾被皇宫誉为宫廷“奇菜”。乾隆皇帝南游到绍兴时,曾品尝过上虞知县送来的崧厦霉千张,深为赏识,因不能亲自去崧厦一游,遂留下了“霉千张好吃崧厦难到”的叹息。当时,东海普陀山的普济、法雨、慧济3大寺,经常派和尚到崧厦来购买霉千张,以敬请香客和云游的高僧。建国后,在崧厦一带制作霉千张的水作坊,已普及到千家万户,产品畅销上海、杭州、宁波、北京乃至香港、印尼、新加坡等地。曾有一位老家在崧厦的华侨为了满足他在香港重病的老母亲的心愿,专程乘飞机来崧厦购买霉千张。1982年,我国著名教育家范寿康教授从美国回国定居时,一下飞机就想吃家乡的霉千张。
  崧厦霉千张具有独特的风味,它以鲜洁、清香、素淡而闻名,是豆制品中的佳品。上虞崧厦镇地处曹娥江口滨海区,盛产优质黄豆;附近海边产盐,可提供上等盐卤;加之当地独特的制作工艺,故这里的霉千张品质特佳。崧厦霉千张的制作工艺流程是:挑选优质黄豆浸胀,用石磨磨成浆汁,再用文火把新鲜豆浆烧熟,用盐卤打花(而不是用石膏),打花后倒在一张事先铺好的土粗布上压干水份,做成薄、匀、燥的“千层衣”,再把“千层衣”叠齐,切成长方形小条,下面垫上干净的籼稻稻草(切不可用粳、糯稻草和塑料薄膜),上面压一块豆板,把它放在较暖的地方,霉化后即可食用。
  上虞魁栗
  上虞魁栗是劳动人民长期在生产实践中,精心培植和选育出来的一个地方优良品种,素以颗粒大、色泽鲜艳、风味佳美而闻名中外。栽培历史悠久,据清《嘉庆上虞志》记述,上虞魁栗形成的历史至少已有2000多年了,主要分布于下管、陈溪、岭南、丰惠、章镇等虞南山区乡镇,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市总数的80%以上。
  魁栗外形美观,果皮赤褐色,富光泽,少茸毛,顶部平或微凹,肩部浑圆,底座小,接线平直。坚果大,为板栗之“魁”,平均单果重17.85—19.23克。魁栗果肉淡黄色,味甜且粳性,宜作菜用,也可加工成罐头、栗子羹、糕点等副食品。魁栗营养丰富。据测定,种仁含总糖8.4—9.2%,蛋白质6.7—11.1%,淀粉4.76—7.6%,脂肪1.4—3.3%,还富含多种维生素(A、B1、B2、C)与矿物质(ca、P、K)。
  二都杨梅
  《上虞县志》校续述“嘉泰志及万历志盛称山、会、余、萧而不及虞邑,今吾邑所产者盛于他邑”、“产不一处,出县北杨家溪尤佳”。这一带古时行政区划属二都,故称二都杨梅。可见早在南宋时期,二都杨梅就很有名气了。二都杨梅,果大、核小、色艳、质优、味美,独具一格。清代时作过慈禧的贡品。建国后,省农业厅将上虞二都杨梅的水晶、深红、淡红3种杨梅,送至中央领导品尝,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赞誉。198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胡愈之又一次赞许二都杨梅。1986年,上虞县委、县府决定,利用二都杨梅这个传统名果的商品优势,在横塘乡原有基础上建立万亩杨梅商品生产基地。
  二都杨梅主要有水晶杨梅和深红种杨梅两个优良品种。水晶杨梅又名白沙杨梅,树势强健,树冠半圆形,叶为倒披针形或倒长卵形,先端圆钝,间或渐尖,边缘间或有锯齿,质薄,淡绿色。果实大,果面呈白玉色,平均单果重15.2克,最大单果重17.6克,可食率95.4%,可溶性固形物13.4%。果肉柔软,多汁、味甜而稍带酸,品质好。在历次杨梅评比中夺魁。1932年,在全省杨梅评比中获第一名。1983年由孙玄蔚教授主编的《中国果树史与果树资源》一书中,二都水晶杨梅被列为中国杨梅9个地方良种之一。深红种树势强健,树枝圆头形,叫倒披针形,先端圆钝或近于圆形,果实大,果面鲜红色,平均单果重14.7克,可食率95.0%,可溶性固形物12.9%。肉质细而柔软,汁多,味甜而微酸,品质较好。在1932年浙江省农业改良场对浙东杨梅所作的一次调查中,深红种产量居全省第三位,品质居全省第二位。
  杨梅富含人体所需的糖类和维生素等,营养价值很高。在医学上有止咳生津,助消化、益肾利尿的作用,对心胃气痛和霍乱等也有一定的疗效。产区群众还有利用烧酒浸渍后食用的习惯,说有祛暑解闷之作用。杨梅除鲜食外,可加工制成糖水罐头,果汁果酱、果酒及蜜饯等。核仁含油量高达40%,可供炒食或榨油用,叶可提炼香精,树皮和根皮富含单宁,可熬制鱼网涂料或其他涂料。

历史名人

  虞舜(约生活于原始公社末期)即舜帝,姚姓,名重华。今山东诸城市万家庄乡诸冯村人。
  王充(27—约97)东汉时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字任壬,会稽上虞人,他的祖先从魏郡元城迁徙到元称,著有《论衡》
  魏伯阳 (约100—170),东汉著名炼丹家,号云牙子,会稽上虞人,为高门望族之子。世袭簪缨,唯有魏伯阳生性好道,不肯仕宦,闲居养性,时人莫知之。
  孟尝 字伯周,会稽上虞上也。其先三世为郡吏,并伏节死难。尝少修操行,仕郡为户曹史。
  曹娥 上虞皂湖乡曹家堡人。父曹盱,为巫祝,能“抚节按歌,婆娑乐神。”东汉汉安二年(143)五月五日,曹盱驾船在舜江中迎潮神伍君,“为水所淹,不得其尸。娥年十四,投瓜于江,存其父尸。曰:父在此,瓜当沉。沿江号哭,昼夜不绝声,旬有七日。遂自投于江而死,三日后抱父尸出。”
  嵇康 中国三国魏时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竹林七贤之一。字叔夜。谯郡銍县(今安徽宿州西)人。与魏宗室通婚,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生活于魏晋易代之际。政治上倾向曹氏集团,对司马氏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又锋芒毕露,公开发表“非汤武而薄周孔”的言论,当面奚落司马昭心腹钟会,直接触犯了假借礼法图谋篡魏的司马氏集团,最终被司马昭以“乱群惑众”的罪名杀害。
  谢安 (320年-385年),字安石,号东山,东晋政治家,军事家,祖籍陈郡阳夏(今中国河南省太康),汉族。历任吴兴太守、侍中兼吏部尚书兼中护军、尚书仆射兼领吏部加后将军、扬州刺史兼中书监兼录尚书事、都督五州、幽州之燕国诸军事兼假节、太保兼都督十五州军事兼卫将军等职,死后追封太傅兼庐陵郡公。世称谢太傅、谢安石、谢相、谢公。
  谢玄 (343~388)东晋名将。字幼度,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宰相谢安侄子。21岁时为大司马桓温的部将,后官至都督徐、兖、青、司、冀、幽、并七州诸军事。有经国才略,善于治军。十二年,因病改任左将军、会稽内史。翌年逝世。被晋帝追封为车骑将军,谥号献武。
  谢道韫 (又作谢道韫),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东晋女诗人。今存散文《论语赞》一篇和《泰山吟》(一作《登山》、《拟嵇中散咏松诗》二首。《拟嵇中散咏松诗》借歌咏松树以抒发人生无常的感慨。
  谢灵运 (385~433)东晋和南朝宋时代的诗人,是南北朝时代与陆机齐名的诗人。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出生于会稽始宁(今浙江上虞)。因从小寄养在钱塘杜家,故乳名为客儿,世称谢客。又因他是谢玄之孙,晋时袭封康乐公,故又称谢康乐,墓葬于今江西省万载县。
  慧皎 (497~554)中国南朝梁时僧人,佛教史学家。会稽上虞(今属浙江)人。因对梁僧宝唱所撰《名僧传》不满,遂集前人资料,依据史籍、地志、僧传等,采各家之长,于梁天监十八年(519)撰成《高僧传》(即《梁高僧传》,简称《梁传》、《皎传》),14卷,记汉明帝以来400余年间数百名僧人传略,为汉传佛教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僧传,所创僧传体例为后世所依。承圣二年(553),为避兵乱迁居湓城(今江西九江),但仍不废讲说。
  杜衍 (978~1057),字世昌,北宋山阴人(今绍兴人),大中祥符元年进士。初任平遥、 乾州等地方官,很有治绩。庆历四年(1044)拜同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兼枢密使,为宰相。为官清廉,不置私产,第室卑陋,葛帷布衾,受人敬重。
  李光 (1078~1159) 宋代词人,字泰发,上虞(今属浙江)人。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钦宗受禅,擢右司谏。高宗绍兴元年,擢吏部侍郎,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改提举洞霄宫。再谪至昌化军。桧死,复朝奉大夫。卒谥庄简。有《庄简集》。
  上虞四谏
  倪元璐 明](一五九三至一六四四)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人。卒年五十二。著诗文集。传世作品《行草诗翰》、《郊行诗册》、《题画诗轴》、《金山诗轴》等。著有《倪文贞集》等。
  梁国治 (1723-1786)清朝大臣。字阶平,一字丰山,号瑶峰,又号梅塘,浙江会稽(今绍兴)人。乾隆十三年(1748年)进士,授修撰,擢署左副都御史、吏部侍郎、湖北巡抚。乾隆三十四年(1769),署湖广总督,兼荆州将军。赈济灾民。三十六年,移湖南巡抚。三十八年召还,命在军机处行走。次年授户部侍郎,迁尚书。四十八年,协办大学士。五十年,授东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卒谥文定。著有《敬思堂集》。
  章学诚 (1738年-1801年),清代史学家、思想家、方志学家。字实斋,会稽(今浙江绍兴)人 。乾隆43年(1778)进士。曾援授国子监典籍,主讲定州定武、保定莲池、归德文正等书院。后入湖广总督毕沅幕府,协助编纂《续资治通鉴》等书。
  王望霖
  连仲愚
  徐三庚 [清]字辛谷,号井罍,又号袖海,自号金罍道人,浙江上虞人。工篆隶,能摹刻金石文字,所刻吴皇象书天发神谶尤佳。刻印土规秦、汉,能於吴熙载、赵之谦诸家而后,别树一帜。近时篆刻家多宗之。有似鱼室印谱。《海上墨林、广印人传》
  其晚年篆刻趋向定型,习气惭深,终成流弊·作品集有《金垒山民印存》《似鱼室印谱》《金垒山人印谱》《金垒印摭》等。
  经元善 (1840—1903),字莲山(莲珊),晚年号剡溪聋叟,上虞五驿乡(今驿亭镇)驿亭人。父经纬是上海富商,因接济军饷功,清廷授主事加员外郎衔。清光绪四年(1878),元善首创协赈公所,组织、领导江浙沪绅商赈灾,持续十余年,募款数百万,受清廷嘉奖十余次。生前热心桑梓公益,创办上虞赈公所,与知县唐煦春创办积善堂,用作育婴及其他善举。著作有《趋庭记述》、《居易初集》等。
  王佐 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宣子,号敬斋。生于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卒于宋光宗绍熙二年(1191)。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戊辰科状元。
  陈春澜 又名陈渭,浙江上虞人,他生于清道光年间,卒于1919年,享年83岁。 陈春澜即由经亨颐任校长的春晖中学(夏丏尊在《白马湖之冬》中提高的那个学校,朱自清、夏丏尊、丰子恺等曾执教于此)的捐资人。陈春澜,少年时期,即奔走于武汉、上海、上虞等地,做学徒,当“跑街”,始习经商之道,随后,又办货栈,开钱庄,终成商界巨子。晚年返乡,开发实业,富国利民;捐资兴学,培植人才,热心公益,泽被桑梓,不仅获得官府嘉奖,更为邑人交口赞颂
  杜亚泉 (1873~1933),原名炜孙,字秋帆。号亚泉,笔名伧父、高劳,会稽伧塘(今属上虞)人。
  王一飞 工农暴动谱壮歌。1898年生,浙江上虞人。1920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被派往苏联,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192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担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莫斯科支部负责人。1924年6月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青年共产国际(少共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同年7月,以中共列席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在莫斯科举行的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
  叶天底 (1898--1928),原名霖蔚,上虞谢家桥人。他是社会主义青年团最早的发起人之一, 1925年最先建立了中共苏州独立支部1926年建立了第一个上虞县直属支部,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组织领导者。 叶天底出身于小康之家, 1911年随亲友去上海求学。后回上虞毕业于上虞具第一高小十八岁那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五四运动期间,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一师学潮”后,校长经亨颐被迫离职,他决意退学以示抗议,同学为他惋惜,他却坚定地认为:“读书并不是专为文凭而读。” 1920年底,因陈独秀,李达等人之约,他和施存统、俞秀松等在上海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成为青年团的刨始人之一。
  曹仲兰
性别:男 ;民族:汉族; 籍贯:浙江上虞;出生年月:1906年;牺牲日期:1928年05月03日。又名雪芹。出生在商人家庭。1923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中学,同年4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共青团。1926年冬,参加中国共产党。1927年10月6日,在杭州市抚宁港九号被捕。在狱中,他大义凛然,毫无畏惧,挫败了敌人种种威胁手段和阴谋诡计。1928年5月3日凌晨,在杭州“浙江陆军监狱”刑场英勇就义。
  冯柏禄经亨颐
  糜云辉
  何云 原名朱士翘,1905年生于浙江上虞县。1930年8月入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系,后转入铁道传习所。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毅然停学回国,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2年5月,日军集结重兵,对太行山辽县麻田一带进行“铁壁合围”式的大扫荡,企图摧毁八路军总部和《新华日报》华北分馆。何云率领全馆同志坚持工作和战斗。5月28日,他在率部突围与日军激战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7岁。
  何云牺牲后,刘伯承沉痛地说:“实在可惜啊!一武(指左权)一文(指何云),两员大将,为国捐躯了!”全国解放后,何云烈士的忠骨移至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安葬在左权将军墓的左侧。
  陈树谷
  严洪珠
  观杰
(1921——1944),浙江上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五支三大七中队长。1944年8月在浙江慈溪东埠头战斗中牺牲。观杰及其所领导的七中队曾分获“模范干部”、“模范中队”的光荣称号。
  夏丏尊 文学家,语文学家。名铸,字勉旖,后(1912年)改字丏尊,号闷庵。浙江上虞人。夏丏尊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他的学术著作还有《文艺论ABC》(世界书局1930年)、《生活与文学》(北新书局)、《现代世界文学大纲》(神州国光社)及编著有《芥川龙之介集》、《国文百八课》、《开明国文讲义》等。译著有《社会主义与进化论》、《蒲团》、《国木田独步集》、《近代的恋爱观》、《近代日本小说集》和《续爱的教育》等。1986年6月15日,由巴金、叶圣陶、胡愈之、周谷城、赵朴初、夏衍等人发起在上虞举行了夏丏尊诞生100周年暨逝世40周年纪念大会,海内外各届人士1500多人参加。
  石志昂
  孙文明 (1928年-1962年),中国民族音乐二胡演奏家,生于浙江上虞。后因入赘潘家,也曾改名潘旨望。
  陈梦家 (1911~1966)曾使用笔名陈慢哉, 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诗人。1911年4月16日出生于南京西城的一所神学院中。祖籍浙江省上虞县。父亲陈金镛曾长期任上海广学会编辑,时年已四十。他曾亲自创办了南京的这所神学院,并任"提调"(院长)之职,是一位忠厚纯朴的长者。陈梦家的童年是在非常浓厚的宗教气氛中度过的,在他的世界观与艺术个性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
  马一浮 (1883-1967)幼名福田,更名浮,字一浮,又字一佛,号湛翁、被褐,晚号蠲叟、蠲戏老人,绍兴长塘(今属上虞)人,现代著名国学大师。所著后人辑为《马一浮集》。
  竺可桢(1890—1974),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和爱国教育家,当代闻名的科学家、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而物候学也是他呕心沥血作出了重要贡献的领域之一。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个成就都是和他的工作分不开的。他始终从科学的视角,关注着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先觉先行者。
  自1916—1974年的半个多世纪中,他坚持带头进行科普工作,撰写科普讲稿、书籍约160余篇,内容除地学、气象学、物候学外,还涉及天文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等许多学科,读者对象从科学技术人员到少年儿童多个层面。
  徐懋庸(1911年1月15日—1977年2月7日)原名徐茂荣,浙江上虞人。解放后,历任武汉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中南文化部、教育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在武汉大学当政期间,独断专行,粗暴对待知识分子。1957年被划右派,后改正。
  屠咸若
  陈鹤琴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1892年3月5日出生。浙江省上虞县百官镇人。6岁丧父,8岁入私塾,15岁由姐夫资助入杭州蕙兰中学。1911年2月(清宣统三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同年秋转入北京清华学堂(1928年改名清华大学)。1914年(民国3年)8月毕业。同年考取公费(“庚款”)留学美国,与陶行知同行,就读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硕士学位,
  范寿康 (1896.1.6-1983.2.27),字允藏,浙江省上虞县人。是中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
  民主革命时期,1913年留学日本,先后就读于东京第一高等学校、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1923年获教育与哲学硕士学位。同年回国,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编辑,主编《教育大词典》。
  胡愈之 文字改革运动和世界语运动活动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原名学愚,字子如,笔名胡芋之、化鲁、沙平、伏生、说难等。浙江省上虞丰惠镇人。胡愈之一生集记者、编辑、作家、翻译家、出版家于一身,学识渊博,是新闻出版界少有的“全才”。毕生廉洁奉公,公德私德皆堪称模范。
  吴觉农(1897—1989),浙江上虞人,是我国著名的农学家、茶叶专家和社会活动家,也是我国现代茶叶事业复兴和发展的奠基人。

规划建设

  上虞市坚持工业立市、开放兴市、商贸活市、文化强市
  和生态靓市“五市”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外向化,促进了市域经济社会的统筹协调发展。在市域发展结构上确定了“北工、中城、南闲”的总体空间布局;在城市发展上提出了 “龙山”、“曹娥江”、“杭州湾”三个时代并进的战略;在中心城区的规划建设上,确立了主攻城北新区的发展思路。

上虞市市域总体规划简介

  市域总体规划由上海市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会同中科院地理研究所共同编制。根据规划将该市从功能上划分为三个区域,即北部重点开发区,中部优化整合区和南部重点保育区:北部区包括沥海、盖北、谢塘和崧厦4镇,面积435平方公里,临杭州湾,是上虞市出海和未来北向联系上海的通道,用地发展潜力较大,作为未来产业重点发展区域;中部区包括中心城区,道墟、小越、驿亭、梁湖4镇,以及丰惠镇的平原地区,面积大约329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城镇、产业发展程度较高,发展用地已经比较紧张,生态环境压力较大,未来作为优化整合区域;南部区包括丰惠镇的山丘地区,长塘、上浦、汤浦、章镇、永和、下管6镇和陈溪、丁宅、岭南3乡,面积约601平方公里,山丘广布,大部分为本市河流水系的上源,是未来重要的生态保障基地。未来应继续加大该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强化南部的生态屏障功能。规划根据各个功能区域的特点来安排产业空间布局、城镇功能空间组织、建设用地划分、空间管制落实、基础设施布置。

上虞市城市总体规划简介

  上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由上海市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规划确定城市性质为:浙东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型城市,先进制造业生产基地,具有滨江特色的生态型现代化和谐城市。规划建成区人口规模2010年37万人,2020年60万人,建成区用地规模70.2平方公里。城市规划结构为“一轴、两翼、三环、五片”,一轴指曹娥江景观轴;两翼指江东、江西两大片区;三环指以舜江东路和舜江西路组成的内环、以三环北路和东山路组成的中环和以四环线构成的外环;五片是指规划的五个功能区:老城区,为城市传统商业居住中心;城北新区,为城市新的行政、居住、商业中心;经济开发区,为上虞市的高新产业基地和新兴滨江居住区;城南片区,为城市高档居住区和休闲旅游区;城东片区,为城市新兴的工贸区。

城北新区规划建设情况

  ⒈规划情况。
  城北新区规划用地范围南起西横河,北至市四环北路,西依曹娥江,东达329国道。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2.2平方公里,实际可建设用地面积11.7平方公里。
  结合城北新区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模式,考虑到与老城区的基础设施共享和优势互补,规划城北新区的功能定位为:上虞市域行政办公中心、商业金融中心和生活居住片区。
  行政管理中心,指新的市级行政办公中心,用地规模约40公顷,包括了政府办公中心、市民服务中心、城市展览中心、会堂礼仪庆典中心、市民活动中心、城市档案中心和后勤服务中心。商业金融中心,主要指沿市民大道两侧的商务办公区、企业总部区,市民大道和江扬路交叉口以国际时代广场、一百购物中心、大通购物中心为核心的市级商业中心,位于329国道两侧的商贸市场区。生活居住片区,指根据自然地形和规划道路划分的七个居住片区。
  上虞市城北新区的用地规划结构采用“核心布置,带状展开,轴线连接、辐射伸展”的模式。可概括为“一心,两带,三轴,九片区”的规划结构。
  “一心”:指位于核心的综合功能区。位于三环线以南,市民大道以北,形成以行政、文化、娱乐、商务、休闲为主的带状城市公共中心。
  “两带”:指曹娥江沿岸的休闲绿化带和沿百沥河两侧各50米的景观绿化带。
  “三轴”:指沿市民大道的文化、商业景观轴线,沿三环北路、四环北路的交通景观轴线。三环北路是贯穿城北新区各功能区的重要交通轴,四环北路远期承担部分过境交通。
  “九片区”:指核心区外围的七大居住片区和一保留工业区,一对外物流、仓储服务区。
  ⒉建设情况。
  近几年来,城北新区已经成为上虞市城市建设的主战场。
  在道路框架方面,市民大道、三环线、江扬路、保驾山路、凤鸣路、峰山路、江东路、王充路、四环线,已经建成通车。
  在基础设施方面,已基本完成供水、供电、管道煤气、雨污水排放收集、通讯电缆、垃圾收集中转等基础设施的布设。
  在公建配套方面,已建成华维外国语学校、百官中学、城东小学、实验小学、鹤琴幼儿园、城北实验中学、城北小学、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市疾控中心、百官卫生院新人民医院、计生指导站已投入使用;五星级酒店上虞国际大酒店、金科大酒店,国际商贸城二期――建筑装饰材料市场均已开张营业,上虞国际大酒店二期已经开工建设;百官街道办事处、检察院、海关、商检、消防大队、新的公安大楼、法院大楼、图书馆、城市档案中心、市民服务中心、后勤服务中心、文化艺术中心、青少年妇幼活动中心已经投入使用、会展中心即将建成,市政府已于2005年10月搬入城北行政中心办公。
  在环境绿化方面,已建成西横河、百沥河沿河绿化景观带和沿曹娥江城防二期、三期景观带,以及市民中心组团绿化。
  在城中村改造方面,后村家园已投入使用,珠峰新村、星宇新村、盛丰新村、46号地块等项目正在建设中。
  在商住开发建设方面,已完成高丰家园、绿城桂花园、亚厦风和苑,亚厦中央假日,亚厦阳光假日,阳光新城、金通华府等等高档居住区建设,金通浅水湾、天丰新城、时代家苑、新上海花园、星辰首府、滨江一号等等高品格楼盘项目已在开发建设中。城市新商业中心――国际时代广场已建设完毕,时代广场中的大润发超市,雷迪森万锦大酒店已开业,上百万和城,大通购物中心已隆重开业迎五湖四海的宾客 ,2010年国庆开业的时代百货更是后起之秀,虞北三座大型购物商城成三足鼎立之势,既互相竞争又互增气势。企业办公中心的农村合作银行办公大楼、德胜大厦,金诚大厦,颖泰大厦、锦瑞大厦,锦茂大厦等办公地块已建设完工。财富广场、百官广场(上虞第一高楼),中富大厦业已建设完毕,农工商大楼等已设计完毕。

民俗风情

  上虞民性素称敦厚,“习勤俭,安耕织;勤诵读,尊师友;廉耻为尚,气节相高”。旧俗礼仪与绍属各县大致相同。辛亥革命后,封建迷信旧习受到冲击。解放后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1984年8月,成立县“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讲卫生、讲秩序;四美: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三热爱: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据统计,全县有334个行政村成立红白喜事理事会、移风易俗理事会、禁赌协会等组织。但是一地的风从俗是历代相沿、久积而成的,要彻底根除封建迷信陋俗,还需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


 
 世界都市:
(以国际公司的“高级生产者服务业”供应,如会计、广告、金融和 法律为城市排名) )
青岛网络警察 中国互联网协会 好耶广告网络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网络 

110报警服务 无线互联网业自律 

同盟
为了方便下次访问,请牢记【33三维地图】网址www.33map.net,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
Copyright©2011 中国三维地图网(www.33map.net)-33地图蜀ICP备05005342号
All rights reserved